弗洛伊德曾說過:「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。它們只是被活埋了,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。」
科學研究指出,一個人到了青春期,如果還沒有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,那麼相比於其他年齡段的人,會更容易用危險的方式去化解,比如:酗酒、吸毒、自殘和過早的性行為。
等到長大後,或許人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會那麼極端了,但是不會表達自己情緒的人,依然常常用兩種「有毒」的方式尋求出口:
要麼是急躁地爆發,要麼是在無盡的隱忍中自我消磨。
而無論怎麼做,都會害得自己和身邊的人傷痕累累。
「情緒管理」的能力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,而且與小時候被對待和教育的方式密切相關。我們常評判一個人的情商高低,而情商的基礎就是「情緒管理」。
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,一個人能否以一個健康的狀態生活,很大程度上要看他從小到大是如何跟自己的「情緒」相處的。
1
上天分給每個人的「情緒管理力」是不同的。
有些孩子自打娘胎里出來,就是情緒上的高分貝,別的孩子能淡然處之的事,碰上他們卻能「鬧騰」個底朝天;當然也有些孩子從小就愛自己繃著,這樣的娃通常比較脆弱,容易焦慮和感覺到受傷。
但無論如何,所有的兒童都需要掌握必要的情緒管理技巧,非常敏感的孩子更是需要在這些技巧的運用上達到黑帶水平。
2
整個過程中,父母的作用非常關鍵,不過你起的可能是正面作用,也可能是反作用。家長怎麼應對孩子的情緒,能不能把自己的情緒顧好,以及家庭的整體情感氛圍如何,都會影響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。
首先,說三種完全錯誤且無效的應對方式。
·錯誤做法一:高舉消極的「犬儒主義」大旗,具體想法:「孩子生來就是這樣的」;
·錯誤做法二:擁抱痛快的「宣洩政策」,具體想法:「既然你難受,那就徹底地發泄吧」,具體做法就好比:讓孩子打枕頭或喊叫來泄憤;
·錯誤做法三:假定孩子的激烈反應就是為了擺布大人,具體想法:「孩子就是被慣壞了,給點教訓就好受了」;
那麼,既然「放任自流」、「任其發泄」、「教訓孩子」這三種做法都不對,怎樣回應孩子的情緒才是正確的呢?
3
華盛頓大學的約翰•戈特曼和他的同事通過研究發現,家長處理孩子情緒時主要有兩種模式:
一種叫情緒無視
一種叫情緒輔導
·情緒無視型家長不僅想保護孩子,也想讓自己免受消極情緒的困擾。他們把消極情緒當做障礙和麻煩,把注意力集中在克服消極情緒上。
他們經常對孩子說的話是:「冷靜一下,別擔心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。來,咱們吃點零好吃的?」
·而情緒輔導型的家長,相較於迴避,會更願意把這看作是親近孩子、教會他們道理的重要機會。
當感知到孩子心情不好時,這類家長會說,「你看著有點不開心啊,發生了什麼事嗎?」 他們會幫孩子給不同的情緒貼上標籤,然後會用尊重的方式跟孩子問清楚緣由,然後告訴孩子怎麼去調節。
「無視型」和「輔導型」,你覺得哪種更好呢?
戈特曼的實驗結果表明,如果家長採用的是「情緒輔導」模式,那麼等他們的孩子長到五歲的時候,學業上會更優秀,更擅長自我安慰,根據老師們的反饋,這些孩子也更會跟同齡人相處,甚至在三年後,這些孩子的身體都會更健康一些。
不過沒有任何一個家長可以時刻做到完美,誰都有心情不佳或無暇顧及的時候。所以科學家們也說了,只要家長能偶爾做一些情緒輔導,就可以中和我們無視孩子情緒的負面影響。所以家長沒必要把這當成是負擔。
4
那麼,孩子情緒失控或狀態不佳時,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嗎?幾個「錦囊妙計」先收好~
不要著急跟孩子講道理,先給他們時間冷靜下來
孩子如果心情不好,記得找個安靜沒人的地方,給他冷靜的空間。等孩子的狀態漸漸平復了,再嘗試進一步的接觸。
你可以採用「得寸進尺法」,先問孩子「要不要來張紙巾?來,咱們擦擦眼淚吧」,或者「要不要喝杯水呀?」這類問題,因為這些小要求,十有八九,都會得到肯定的答覆,它們可以作為讓孩子情緒走向平穩的墊腳石,然後你就可以慢慢和孩子討論要處理的問題了。
說出你看到的,描述孩子當下的情緒
你可以跟孩子說:「小夥伴這樣做讓你覺得很煩、很生氣」,或者「你擔心足球比賽會輸」,「你不想去看醫生,你害怕打針對吧」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