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file_get_contents(http://www.musicshow.top/view_update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Connection refused in /www/musicshow/article.php on line 78
詹姆斯的成功,揭開了馬刺的「騙局」,喬丹說的是對的

詹姆斯的成功,揭開了馬刺的「騙局」,喬丹說的是對的

2024-08-30     反饋

關於籃球比賽,有不少雞湯,是向著「團隊合作」的。比如:

比賽是五個人的;team里沒有I(團隊里沒有自我)。

這些雞湯,都在強調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。

不僅如此,善於打團隊籃球的馬刺,也在15年的時間裡拿到了5個冠軍。

有理有據,團隊籃球確實很重要。

但是這句話,就像被「閹割」的名人名言一樣,導向性太明顯了。很多人都知道「天才是由99%的汗水和1%的天賦組成的」這句話,經常被這句話「PUA」,要努力向上。

但是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,「但是這1%的天賦,往往是最重要的」。

關於天賦和汗水,沒有必要去糾結一定是二選一。我們都知道,兩個都很重要,天賦很重要,努力也很重要,但如果沒有天賦,只有努力,那可能也不一定能達到很高的高度,這個很殘酷,但確實是事實。

這個「爭議」,同樣存在於籃球比賽。團隊籃球和個人主義,哪個更重要。

或許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句型——籃球勝利,是來自99%的團隊合作和1%的個人主義,但1%的個人主義,往往是最重要的。

籃球比賽,一定離不開團隊合作。但是,想要在季後賽的舞台走得更遠,那一定需要個人主義。

沒有巨星的團隊籃球,就如沒有根基的高樓,蓋得再高,終究會倒。

帶給大家「假象」的是馬刺。

你以為馬刺的成功,真的只是靠團隊籃球嗎?

馬刺有蒂姆鄧肯,史上第一大前鋒,他的低調掩蓋了他的鋒芒,但藏不住的是,他就是超級巨星。除此之外,馬刺還有吉諾比利,絕境看妖刀,那不是吹的,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。

正是因為有了鄧肯、吉諾比利的存在,才讓馬刺的團隊籃球顯得有價值,並且能取得成功。如果拿掉鄧肯,換成其他普通全明星,再去打馬刺團隊籃球,那絕不可能這麼成功。

揭開「騙局」的是詹姆斯。

為什麼這麼說?因為東部有很多「團隊型」球隊,他們就是「窮人版」馬刺,常規賽順風順水,季後賽卻被詹姆斯的球隊輕鬆擊敗。

最典型的就是,14-15賽季的老鷹,那是團隊籃球的代表,米爾薩普、霍福德、科沃爾、蒂格4個首發一起入選了全明星,球隊的首發5人一起當選了月度最佳。

他們在常規賽打出了60勝22負的好成績,排名聯盟第二。

但是在東部決賽,他們遇到了騎士,而且騎士已經少了一個凱文樂福,歐文也缺席了一些比賽。就這樣,騎士依然以4-0橫掃了老鷹,晉級總決賽。這輪系列賽,是巨星籃球和團隊籃球的正面碰撞。

騎士就是詹姆斯的一星四射,老鷹是團隊籃球。

前2個客場,騎士都是壓著老鷹一籌,距離不大,但老鷹就是追不上。

第3場騎士主場,老鷹堅持到了最後,但還是輸了。第4場老鷹直接崩盤,慘敗了30分。

這就是沒有巨星的結局——

老鷹可以用團隊戰術,導出很好的投籃空間,但是球員在關鍵的舞台上,無法像平常那樣去投進那個空位球。越不進就越緊張,越緊張就越不進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如果全隊都沒人能站出來穩住這個局面,那球隊就會崩盤。

相反的,騎士的打法很簡單,詹姆斯一個人持球,要麼突破、要麼傳球,隊友只需要投籃就行,他們反而沒有壓力,沒有壓力就越好進,越好進就越沒壓力,這是良性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