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從冰箱裡拿出來一看,食物好像也沒壞,所以就沒在意,沒想到害了自己。」
26歲的張女士,自己一個人租房住,她有個習慣,就是喜歡把家裡所有的食物都往冰箱塞,但她是審計工作,經常出差,有時候半個月才回家。
回家之後,也很少會去清理冰箱,只要肉眼看不到什麼腐敗、變質的食材,就捨不得扔,都吃進了肚裡。
有段時間,張女士經常出現上腹部飽脹,腹痛、反胃的情況,但她以為是太累了,加上自己胃本來也不好,想著休息休息就好了也就沒在意。
最近,張女士又出現了噁心嘔吐的症狀,這才有點不放心,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。檢查發現胃部有一個2cm×3cm的腫瘤,活檢組織病理證實為癌變,確診胃癌。
醫生結合張女士的生活習慣分析,推測患癌原因與長期食用冰箱久放的食物有關,可能是食物發生變質,長期積累,最終造成癌變。
這讓張女士後悔不已,但如今為時已晚。
1/7
一、冰箱不是「安全箱」 ,當心美味變毒藥
生活中很多人把冰箱當保險箱,不管三七二十一,直接把食材丟進冰箱,覺得這樣就不容易壞。可事實上,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放在冰箱,放得時間長也有可能對人體有害,所有提醒大家:不要太依賴冰箱,錯誤使用,冰箱可能也會成為癌症的」幫凶。比如這些食材放進冰箱,當心美味變毒藥。
密封后的綠葉菜:蔬菜如果表面有水分沒有瀝干就直接密封放冰箱,尤其是葉類蔬菜,生理活性較高,很容易滋生細菌,腐爛變質。
西紅柿、沒熟的水果:西紅柿也不宜放冰箱,低溫可「凍僵」其當中與產生芳香物質有關的基因,影響其風味;另外,沒熟的水果如果直接放冰箱,也可因為低溫寒害而持續處於未熟狀態,即便是在放回常溫下儲存,,也很快會腐敗。
粉狀及干制食品:這類食物如果放入冰箱,反而可能因為密封不嚴導致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氣進入食品,最終不僅影響風味,也容易發霉。
以上3類食物如果存放冰箱,反而容易腐敗變質,如果不小心誤食,時間久了,可加大罹患胃癌的風險。
2/7
據2020癌症數據顯示,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,我國占了2/5,而胃癌的發生與遺傳、幽門螺桿菌感染、吸菸、飲酒過度,缺乏新鮮蔬菜以及水果等多種因素有關,而冰箱的錯誤存放以及食用在胃癌的發病率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所以,為了預防胃癌,為了身體健康,大家在使用冰箱時,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方法。
3/7
二、3件事讓冰箱細菌倍增,別再這樣做了
使用冰箱,有很多的注意事項,這3個細節如果沒做好,可能讓冰箱裡的細菌倍增:
1.剩菜連盤放
有些人習慣把剩菜剩飯直接成盤塞入冰箱,有時候剩得太多,就直接摞盤子放,可這樣做不僅容易導致食物串味,也容易滋生細菌。所以建議最好是分別存放與密封的保鮮盒。
2.肉類重複解凍
冷凍後的肉,在拿出的那一刻,本處於休眠狀態下的細菌便開始「甦醒」繁衍;即便是在放回冷凍層,細菌滋生速度雖然變慢,但總量已經變多了,而且這一拿一放的過程中,不僅肉類的細胞膜會被破壞,導致新鮮度明顯下滑,營養和風味也受到影響。建議購買後,先將肉切成適當大小,分袋存放,要吃的時候按量取。
3.拆封的食物不封口
比如喝了一半的牛奶、沒吃完的調味醬等,如果不做封口處理,容易出現交叉污染,導致食物加快氧化和變質。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封口處理,但存放最長也不要超24-48小時。
不想冰箱細菌倍增,有這3個習慣的朋友一定要儘快改掉。
4/7
三、冰箱裡暗藏"隱形殺手",這些致病菌不容忽視
冰箱是一個密閉的環境,食物中豐富的營養成分很容易「隱藏」一些細菌,比如:
李斯特菌:最容易在肉類、牛奶里滋生,感染後,多數沒有明顯表現,部分可表現為發燒、噁心、腹瀉、肌肉酸痛等,嚴重的可能出現腦膜炎、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。需要強調一點,李斯特菌對於老年人、孕婦、新生兒等免疫力差的人,帶來的傷害更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