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「先斬後奏」把公婆接到家養老,她巧妙應對,七天後丈夫讓步
文/涵美一
前言:
關於婚姻,我一直都很認同一個觀點: 好的婚姻,是像對待自己一樣去對待伴侶。
你自己在婚姻里是什麼樣,那就得接受伴侶是什麼樣;你自己可以毫無顧忌地做某些事,那就也得容忍伴侶能「照葫蘆畫瓢」。
都知道,夫妻之間要互相理解和包容,如此才能經營好婚姻,可現實中,真能做到的人卻不多。因為,有不少的人,自己可以在婚姻里任性妄為,不考慮伴侶一丁點兒感受,怎麼舒心怎麼來,可ta卻容忍不了伴侶忽視自己、讓自己不好受,只會按照ta自己的喜好去要求伴侶。
這種「只顧自己瀟洒、自在」的做法,長此以往,很容易把婚姻過成了一種「湊合」。
曾看過這樣一句話:
「 婚姻是要聯合兩個完整的獨立個體,不是一個附和,不是一個退路,不是一種逃避或一項彌補。 」
不是步入了婚姻,夫妻之間所有的就必須要「共享」,兩個人依然是獨立的個體,可以有自己的想法、認知,生活以及處事方式,而不是都希望對方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事,都希望對方能改變、讓步,卻從來沒尊重過對方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。
愛,從來都是相互的。
作為夫妻,你若不把伴侶當回事兒,那就不要期待伴侶能「回饋」你溫暖。
一,丈夫不打一聲招呼把公婆接來,聲稱要給公婆養老
劉潔(化名)最近就差點兒和丈夫鬧起來。
這裡為什麼說「差點兒」?是因為劉潔最終控制了自己的情緒,改變了「策略」。
「男人不都是這樣嗎?牽涉到他家人的事,你越是反對、有意見,他越是對著來!你和他計較吧,肯定避免不了一場大戰!若是任由他去吧,心裡又委屈,所以,與其為難了自己,不如讓他嘗一嘗被忽視的滋味兒。人,只有傷在了自己身上,才會明白別人有多疼。」
說起來,還是因為劉潔的公婆。
端午節放假前夕,劉潔的丈夫一聲不吭地把公婆接到了家,美其名曰「爹娘年紀大了,趁著過節多陪一陪他們。」
對於公婆的突然出現,劉潔是既意外又生氣:丈夫連說都沒說,就回老家把人接了過來,是害怕告訴她後,她會不同意,只能用這種「先斬後奏」的方式嗎?想陪父母可以,提前說一聲,要麼一家人一起回去看一下,要麼事先準備點東西、收拾好房間,把父母接過來住幾天,非要這樣背著她偷偷摸摸的,那公婆來到家以後,她管還是不管?
礙於公婆在面前,自己也不好發作,劉潔只好以「整理房間」為由把丈夫拉到了一邊,她剛壓低聲音問了一句「爸媽要過來,怎麼也不給我說聲啊」,丈夫便一臉無所謂地回了句:現在不是知道了嗎?我自己的親爹娘,又不是外人,不是隨時都可以來家裡?快別問那麼多了,抓緊準備一下,爹娘可都還餓著肚子呢!
看著丈夫的態度,劉潔的火氣噌噌噌的往上冒:你爹娘來家,你不給我說一句,覺得不是我該管的事兒;如今來到了家,你倒是想著我了,讓我要抓緊準備,我在家裡到底是個啥?
這麼多年了,每一次只要和婆家有關的事,丈夫是從來不在乎她的感受,以前是愛打腫臉充胖子,總以為自己在外過得好,動不動拿錢給父母、給弟弟妹妹,自己一家三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;後來,孩子大了、花銷也多了,丈夫錢倒是少給了,但依然多管閒事,總覺得自己是長子,就該為家裡掌事兒。
關鍵是男人說還不能說一句,你還沒讓他先管一下自己的小家,他立即理直氣壯地懟你:我結了婚,就不能和家裡人親了?就得和家裡人恩斷義絕了?
越想,劉潔就越是生氣,她真想不管不顧地訓斥丈夫幾句,但顧及到公婆還在客廳,她還是「妥協」:老人既然來到了家裡,難不成還要把他們趕回去?再因為這件事,扯到以前的事,丈夫又該說她翻舊帳,兩個人說不定又該吵半天架!算了,等公婆過幾天走了以後,再好好和丈夫掰扯。
就這樣,做好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後,劉潔又急忙下樓買了點菜和肉,她本以為熬過這兩天就行了,誰知,當天晚上臨睡前,丈夫一臉平靜地安排她,給公婆再買點常用的東西。
「 我想好了,爹娘都70歲的人了,在老家也不方便,就讓他們留在這裡算了!也好有個照應!我弟那個人你也知道,自己一家四口都過不好,肯定不會有心思管爹娘!晨晨過兩年就上大學了,他的心也不用再怎麼操,家裡不小、又住得下,所以,咱們就辛苦一下吧! 」
聽到丈夫這番話,劉潔頓時就沒有了睡意:敢情丈夫全都計劃好了,就只是通知她而已!怪不得呢!四年前換房子的時候(把原來住的小兩居賣了),添一點錢就能全款買個不大不小的房子,丈夫以「小房子住夠了」為由執意多加了錢,挑了一個大一點的房子,原來,人家早有打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