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林玉梅與兒子何偉吉感情深厚,母子常結伴去遊玩。
獨家報道:何湘雲
「如果他當時見死不救,即使現在還活著,也會內疚一輩子! 」。
今年6月16日,在威北瓜拉姆拉海邊拯救14歲團友林友義時,不幸雙雙溺死的何偉吉(27歲),其母林玉梅(60歲)雖然對孩子的不幸枉死仍萬分悲痛,但是也接受孩子當時不顧一切跳入海中救人的行為。
她接受光華日報記者訪問時說,以她對兒子性格的了解,知道他當時若不救人,即使沒有犧牲,活著也會一輩子睡不安寢。
「只是,做為母親,我又怎麼能夠讓他去送死?他並不會游泳;但是如果我叫孩子不要去救人,等於眼睜睜看著一個14歲的孩子就這樣溺死。」
- -

林玉梅疼愛兒子何偉吉。
她坦言,雖然事情過了一個多月,她至今想到這個兩難的問題時,心理還是充滿矛盾。
即使她萬般的不願意接受這場悲劇的發生,但也理解孩子當時只想到要救人,並沒有考慮到自己並不會游泳。
「我明白當時若是換成其他人在現場,也會奮不顧身的去救人,不可能讓一個人白白的犧牲掉。」

《光華日報》威北甲拋峇底華人體育會醒獅團帥兄弟溺斃案頭版。
何偉吉是威北甲拋峇底華人體育會醒獅團成員之一,今年6月16日他與該團另外12名青少年團員在威北瓜拉姆拉耳語市場海邊進行止休閒活動時,當天下午4時左右14歲的團員林友義到海邊洗手時失足跌落海里,何偉吉儘管不諳水性,卻第一時間跳入海中試圖拯救林友義,不幸的是兩人雙雙都因此被海水沖走。
幾個小時後,搜救隊在海中尋獲他們時,兩人已經是冰冷的屍體!
父20年前死於非命 2度痛失至親
何偉吉父親在20年前也是死於非命。當時其45歲的父親在雨天騎摩托途中被不幸被雷殛枉死。
20年後,何媽媽林玉梅再次經歷至親枉死的痛苦,在聽到兒子不幸溺死的消息時,她險些崩潰,至今仍然無法從悲傷的情緒中抽身。
記者到何家探訪林玉梅時,發現她身體幾處都有瘀傷,顯然她在事情發生後,情儲仍無法恢復,經常在家裡忙活時磕磕撞撞,致頭、手、腳都有瘀傷。
記者關心詢問她瘀傷時,她指著一些瘀傷的部位說,這些皮外傷是能夠痊癒的,但是失去兩個至親的痛,淌血的心永遠無法結痂。

林玉梅面小兒子死於非命,至今仍不能走出悲傷情緒。
她說,她育有5名兒女,偉吉是小兒子。偉吉父親過世時他才7歲,剛要入學1年級。
她說,為了養家,她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打幾份工,很不容易的把5個孩子拉扯大,不望成龍成鳳,只望他們平安。
「其他孩子都往國外和城市發展,留下偉吉陪在我身邊,卻沒想到再次讓我承受生離死別的痛苦。
「每次孩子出門,我都會叮囑他們,人多的地方不要去,也不要靠近水。」
她說,偉吉每次去威北瓜拉姆拉耳語市場海邊都不會涉水,他主要扮演監督角色,看顧一班師弟在淺灘戲水。
「沒想到,最後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!」
「這或許就是兒子的命數!」
日夜思念兒子 對照片傾訴相思之情
林玉梅日夜思念兒子,只能對著照片說話。有時也會胡思亂想,擔心枉死的兒子會掉入「枉死城」,或者受著水裡的寒冰之苦,不知該如何才能為兒子的靈魂獲得安息。
她因為思念孩子,甚至分不清自己是產生幻覺還是真的聽到兒子的亡魂回家來找她。
「當時家裡沒有人,我在家兩次聽到兒子的聲音大喊『喂』,但是我走過去看,卻沒有看到什麼。」

何偉吉生前經常會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她說,她從小就教育孩子要行善,偉吉每次看到鄉間小路出現坑洞時,深怕老人或其他路人一時不慎會跌倒,自掏腰包的買洋炭用來鋪路洞,也會買飯給窮人吃。
她說,讓偉吉加入醒獅會,總好過讓他涉及不健康的活動。
她說,整個事件到尾都是一場意外,她沒有怪任何人。沒有怨林友義家人,也沒有怨醒獅團,事情不發生都發生了,也救不回兩條人命。